BIM价值的真正基础是模型质量

来源于:华体会体育最新登录地址 日期:2024-10-27 21:29:08 浏览:15次

  BIM模型到底有什么用,我想这是很多搞BIM的小伙伴们困惑已久的难题了;把模型建的更好,像真的一样,再做个动画方案什么,投标的时候确实是一个加分项,可是我们是不是曾经有想过没有,难道BIM的价值就这么一点吗?我想绝非如此,现在大家对于BIM的基本应用点可谓是随便就能说出好几个来。

  温馨提示:为方便大家及时获知第二十四期图学会BIM考试报名时间,您可使用文章上方的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功能,届时会通过短信及时通知到您!

  让BIM真正应用起来,做有质量的模型。想要让BIM真正能够实施起来,就必须有一个实施的基础。我们所说的质量模型,不仅是模型建的高质量,还需要数据储存、利用的高质量,以模型为载体的工程数据能够在施工阶段更方便快捷,快速的被用起来,通过三维可视化的解读,能够被工人师傅更便捷的理解设计意图,从而在施工工艺以及工法上做出优化,达到信息沟通的成本以及消除各专业之间因信息不通畅造成的不必要损失。然而施工阶段的信息化应用都很低的前提下,想要达到这样的理想效果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众观行业那些BIM应用好的企业,都是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单位。

  没有模型,也就没有流程。模型的质量很重要,没有一个优质的模型作为基础的话,那无论流程设计的有多好,执行的标准有多严格,都没法做出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来。恰恰是如今我们的模型数据很难被高效的利用起来,所有的应用点也好,还是价值点也罢,都是信息孤立的。对于模型信息的处理恰恰是施工阶段最最基础的事情,这是个很基础的事,但因为它太基础了,反倒很少有人关注。

  之所以没人关注,是因为要获得高质量的模型,必须在项目很前期的时候,首批制作BIM模型的设计团队,就关注这一项工作。而业主想当然地认为,即使合同上只写了要求交付图纸、表格和规格书,BIM团队还是会主动地提供足够好的BIM模型。

  或许有一天这样的一种情况能得到一定的改善,设计合同能够默认地包含普遍认可的通用BIM需求。设计企业也能够成熟的利用BIM软件,来制作高质量的BIM模型。

  然而目前,在几乎所有的项目中,事实都不是这样的。要改变现状,我们就得直面这个问题。

  之所以很难得到好的BIM模型,是因为设计师们觉得自身需要出的是图纸,工程师们认为个人需要出的是详图,所以无论他们使用的是不是BIM软件,他们都只是用来出图。他们基本上不会用BIM软件来出清单表格。他们一致认为既然要出的是一张纸质的或者电子的表格,用画图软件干嘛?

  这一切都因为,在传统的交付模式中,图纸是一种有形的交付物,即便是在已经有BIM概念的项目中,也还是一样的。部分原因是,图纸目前是实施工程单位进行建设的唯一合法依据。

  这是由于图纸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明显且不可改变的,设计说明、变更以及审核签发日期等都有清晰的说明。看到图纸的人不能说:「我没看见这个信息。」也许将来BIM模型也能达到同样的功能,目前也有一些产品正向着这个方向努力,比如Hypermodel,或者是开源的BCF也就是BIM Collaboration Format BIM协作格式。

  不过BIM目前还没有像图纸那样通行而有力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那是不是说,建筑师和工程师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仅仅用BIM软件来生产图纸呢?

  BIM软件被设计出来就为了出图的,其实,我们今天所使用的BIM软件,本来就是为出图而开发的,而不是为了做BIM。

  ArchiCAD软件在1987年问世的时候,它的工作方式是在某一些程度上进行三维建模,它被定义为绘图软件,让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都能够最终靠旋转和切割模型,自动被创建出来,并生成独立的图纸文件。

  类似的,Sketchup软件独立的出图模块也是起这个作用的。Revit软件2000版本则是在保留了这些功能的前提下,新增了平立剖三视图的关联性。所有图纸都和模型一起被保存在同一个文件中,一旦模型发生更改,所有的图纸也都一起更改。即便这样,Revit的目的还是创建图纸。其他一些软件,也都是基于绘图功能,而增加了一些三维辅助功能。

  时至今日,软件技术在进步,人们的想法也在进步。我们谈论BIM,指的是BIM软件所生产的模型可以有很多出图以外的用途。具体来说,就是不管那些标准制定者和BIM的推广者怎么讲,我们关注这些BIM软件到底都能实现什么功能。

  你要是以BIM软件的本来目的来使用它们,那它们就是用来画图的,你也不必找捷径去画一些很炫的图。而如果你抱有更进一步的目的来使用它们,为真正的BIM做准备,那BIM就不会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比传统方式更荒度时间」了。

  很多BIM案例应用的都是4D技术施工进度模拟,5D技术成本管理,6D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更多的D。还可以被应用与分析和仿真,尤其是结构分析、电力分析和机械系统等等。

  BIM不怎么被重视的一个应用是,它能够适用于QA,即质量保证。通过检查和审核,最好能够降低错误,使模型成为高质量的BIM模型,从而精确地指导未来的建设。

  如果你手里的东西只有图纸和表格,那你就只能检查图纸和表格。如果你的模型被精细妥善的创建,那你就可通过它来进行检查。

  如果你的模型中的墙包含了防火等级参数,类似的还有防火门或者防火阀,你可以用颜色标注它们的防火等级情况,这样检查防火墙和防火门是否在正确的位置,就比在图纸和表格上检查来的直观和方便多了。

  如果你的模型中,所有门都包含了尺寸数据,那你就可以运行一个自动检查程序,给出一个宽度和高度的最小限制值,快速检查有没有小于这个数值的门,从而确保项目中没有不符合尺寸要求的门存在。你还可通过最小数值的自动检查,看看项目里的防火墙厚度是不是都符合标准要求。只要有想法,你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

  由于图纸和表格都是从模型直接出的,所以只要检查后模型是正确的,那出的图也就是正确的。

  我说的正确,是指信息正确。让软件通过模型来自动创建图纸和表格,意味着需要放弃一些对图形表现的控制。但BIM模型的作者是建筑师和工程师,而不是艺术家。他们要关注的不是图纸是否优雅整洁,而是它是否准确无误。会不会由于图纸线宽的错误、填充图案的错误,导致施工方拿着这份图纸施工的时候弄错了墙的材质,或者干脆建错了地方?会不会因为一条轴网的标头没有和其他轴网对齐,而导致他们把轴网线错看成了墙线?

  至少,检查模型比检查图纸和表格来的更彻底,更快捷。尤其是手动检查和符合规定标准的自动检查相结合的时候。所有这些,都让最终文件中的错误大幅度减少,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设计阶段和现场施工阶段浪费在纠错上的时间大大减少。

  实际上,设计企业没理由不提供优质的BIM模型,他们的设计工作本来就应该没有错误。他们应该把提供准确无误的模型,当成他们工作的一部分。

  有了高质量的BIM模型是一回事,而分享是另一回事。如果这些模型不能良好的共享,那BIM流程也就无法成功。

  咱们上面说到的用模型检查来代替图纸和表格这种方式,可以延伸到他人的工作流程。如果结构模型和建筑模型被链接到一起,就可以很容易地在三维环境下检查二者是否准确的对齐了。除了用肉眼,还有一些软件自已自动进行这种检查。Revit软件自带这项功能,Navisworks和Solibiri则是为模型检查专门开发的软件。

  设计团队,尤其是建筑规划设计团队,不愿意把他们建立的模型交给其他人。他们把这些模型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理由很简单,他们和业主签订的交付合同上要求的,是提供图纸、表格和设计说明。BIM模型被用来生产这么多东西,模型本身是「内部文件」。

  设计师们也很担心模型文件中所反映的想法和理念被别人偷走,很多人认为,作为BIM模型的原始作者,他们对模型享有控制权,如果你想要这个模型,就应该付费。

  然而这些理由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人们需要去适应,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图纸不再是他们唯一的交付物,现行的法律保护已经延伸到其他的交付物中了。

  即便作者同意共享,也有一定的问题。不仅是设计师,很多人也都认为交出他们的模型就是直接原封不动的copy一份出去,包含所有的视图和原始出图设置。其实这些在BIM应用中都完全没必要,甚至需要在交出模型的时候删除掉。没人需要一大堆对自己不存在意义的垃圾信息,此外,在别人的图纸基础上重新绘图也是存在法律风险的。

  简单来说,我所讲的高质量模型有这么几个特点:1、完整的三维图形2、以正式施工为目的而构建3、族类别和族类型都是准确的4、所有物体都包含自我说明的数据5、所有数据都是一致和连贯的

  如果再考虑到设计合同中规定需要交付图纸和表格,那还要再加上这两点:模型必须与正式图纸吻合数据必须与正式表格吻合

  我并不是很看重模型中一定要具有哪些信息,尽管很多的标准规定了这一些内容,比如一些LOD标准。我更看重的是模型中的信息是完整而可靠的。

  这就是对BIM的认识产生混乱的地方。很多人认为BIM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更多的工作和更多的数据。事实并不是这样的,BIM真正的价值核心是,所有信息保持原本的正常目的,只是它们的格式被统一了而已。

  最终是什么格式无所谓,只要格式是统一的,就能从一种格式转变成另外一种格式。如果模型中的信息被施工运营建筑信息交换(COBIE)需要,那就可以导出成COBIE格式,而模型中信息本来的格式不一定非得是这个格式的。

  如果别人跟你要的信息,不是你正常服务中包含的,的确是额外的工作成本。比如说,建筑设计师一般会在设计文件中做一些简单的维护说明,但如果业主要求设计师在模型中加入一些关于制造商产品的、非常详细的维护说明,那这就是额外的工作了。

  简单概括,什么是优质的模型?人们在创建模型的时候,做的还是原本的工作,生产的还是原本的信息,只是利用了BIM软件,这些软件被设计出来本来就是干这个用的。这样做出来的模型,就是优质的模型。

  刚才我们也说了,不能只是靠设计咨询团队来生产优质的模型。公平的说,还有别的人适合做一部分的工作。也许有一天我说的这种情景会成为惯例,但目前还不行,还得靠业主有一定的前瞻性。

  有效的需求可以在两个地方提出来:顾问聘任协议书(在中国就是设计招标文件和设计合同),还有项目BIM章程。

  顾问聘任协议书相对来说更好一点,因为它一般是跟合同绑定在一起的,而项目BIM章程有时候是这样,有时候不是,这取决于顾问聘任协议是怎么写的,尤其是有些时候业主还指望着设计顾问介入后帮他们来编制BIM章程呢。

  一般来说,比较好的做法是,在顾问聘任协议书中包含一个通用BIM模型要求,而在BIM章程中有具体实际的要求和一些模型样例。

  最好的方法就是,将BIM需求融入到顾问聘任协议书中,而不是附加一个BIM条款。附加条款会让人产生抵触,因为BIM在这里成为了一项独立的附加工作。

  如果你是设计师,或者是需要创建模型的分包商,重新看一看你该不会是在正确的使用BIM软件。如果你和你的同事只是把BIM作为出图工具而不是建模工具,那你们要重新培训和学习,才能创建高质量的模型。

  学着接受其他人向你索要你的模型,只要他们要的是你以份内的工作为目的创建的模型,而不是一些你本来不做的工作。

  如果你是业主或者总包,聘请设计师、咨询公司或者分包商来帮助你创建模型,重新看一下你的协议书和需求书,是不是包含对模型质量和模型分享的需求。如果你不提出要求,别指望别人来替你考虑这样一些问题。如果你提出的要求使他们抱怨额外增加了工作量,那你需要换一家做的更好的公司。

  以上内容就是“BIM价值的真正基础是模型质量”,更多BIM热点资讯/教程分享欢迎关注环球网校BIM考试频道,也可点击下方免费下载领取精品学习资料。